梦想的力量 同步练习

梦想的力量同步练习

1、给加点的字注音。

下旬(  )  吭声(  )  水泵(  )  颠簸(  )

2、同音字组词。

chóu 

(   )恨   (   )款  (   )子  应(   )

发(   )  (   )怅  (   )密   (   )躇

(   )捐   放(   )  (   )碑   银(   )

(   )器   羡(   )  和(   ) (   )浴

3、把下列句子换一种说法,保持意思不变。

①妈妈的一位朋友被瑞恩的执著感动了。

②她把瑞恩的事写成了文章,登在当地的报纸上。

③是呀,一个梦想,竟有如此大的力量,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?

4、我的理解。

瑞恩的梦想是什么?他是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的?

5、阅读:

考试

一天,一位美国教育家来到我国的一所小学,请校长找到三名四年级的学生,要做一个实验。

她从手提包里拿出一只瓶子,又取出三个系着绳子的小铅锤。她把瓶子放在地上,把三个铅锤分给三个学生,让他们拿着绳子,先后把小铅锤都放到瓶子里。

她对三个学生说:“这只瓶子是一口井,不过,现在‘井’里没有水。你们手里拿到的铅锤代表你们自己,你们现在正在一口没有水的‘井’里玩。

‘井’口很窄,一次只能让一个人上来。”说完后,她又问:“记住了吗?”

三个小朋友齐声回答:“记住了!”

美国教育家拿起茶杯向“井”里灌水,她一边灌,一边喊:“危险!快上来!一二……”小梅低声对两个同伴说:“快,你第一,他第二,我最后!”

教育家“三”字刚喊完,三个小朋友各自安稳地把三个小铅锤提了出来。

那位教育家问小梅:“你刚才跟他们说了些什么?”

小梅如实告诉了她。

“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呢?”教育家问。

小梅不假思索地说:“有了危险当然让别人先出去。”

那位美国教育家激动地抱起小梅,抱了好久才放下。她对校长说:“在美国,这样的实验我做过许多次,但每次由于争先恐后地往外拉铅锤,都把瓶子拉翻了。今天,我的实验成功啦!”

(1)联系上下文,解释词语。

不假思索:

争先恐后:

(2)对号入座。

A、短文着力表现的人物是:        (  )

①美国教育家  ②小梅和她的同伴   ③小梅

B、美国教育家通过教育,目的在于考察中国小朋友的  (  )

②知识水平    ②思想品质,处事能力  ③动作速度

C、“今天,我的实验成功啦!”指的是     (  )

①孩子们终于取出了小铅锤,没拉翻瓶子。

②既检验了孩子们的思想品质,又检验了孩子们的处事能力。

(3)读了这篇短文,你有什么收获?

6写话:

这是一个读来令人心灵震撼的感动不已的故事。一个加拿大年仅6岁的孩子,要为遥远的非洲的孩子们挖一口井。听起来,这肯定是一个梦,一个小孩子的梦,一个无法实现的梦。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毫无可能实现的梦却变成了现实,而且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去关爱和帮助别人。

假如你是瑞恩,看到自己的努力给非洲的孩子带来好处,你会有什么感受?

五年级下册同步练习参考答案